91家壽險保費逾3萬億元 9家險企進“千億俱樂部”
備受市場關注的前10個月保費數據出爐了。
據《證券日報》記者對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梳理顯示,今年前10個月,91家壽險公司規模保費(原保費+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合計達3.04萬億元,同比增長3.7%。
從規模保費增速來看,除10家壽險公司由于新開業無可對數據之外,81家險企中,有27家負增長,超過三成;有54家正增長,接近七成。值得關注的是,有5家險企的規模保費出現超過50%的同比下滑。
27家險企規模保費負增長
大型壽險公司依然“拿走”了行業的絕大多數保費。
從規模保費排名來看,今年前10個月,有9家壽險公司進入“千億元俱樂部”,包括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安邦人壽、華夏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 新華保險、太平人壽,保費分別為5467.3億元、4860.6億元、1970.2億元、1913.2億元、1903.3億元、1286.5億元、1201.4億元、1164.1億元、1161.8億元。
市場份額方面,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前10個月,規模保費排名前9的壽險公司合計規模保費為20928.4億元,占行業的68.9%。
從壽險公司規模保費整體增速來看,81家可對比數據的壽險公司中,有27家規模保費負增長,其中有5家負增長超過50%,包括華匯人壽、 瑞泰人壽、 國壽存續、吉祥人壽、和諧健康;有54家險企規模正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業務轉型,部分規模保費出現大幅下滑的壽險公司,今年三季度現金流也出現為負的情況。
具體來看,瑞泰人壽在今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2018年第三季度基本情景下經營活動實際凈現金流約為-4.55億元,與上季度預測值-4.04億元相比,凈現金流出增加約0.51億元。三季度實際凈現金流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由于實際銷售比計劃延遲,故實際保費收入及其他業務收入現金流入合計比上季度預測減少約0.2億元,同時,各賬戶實際退保及費用現金流出合計比上季度預測增加約0.31億元。
瑞泰人壽還提到,在本次壓力情境未來三個月現金流預測中,公司整體凈現金流出現資金缺口,主要是由于產品結構轉型,萬能險帶來現金流入減少,存量萬能險保單逐步過了退??圪M期,退保帶來的現金流出仍有壓力。同時保障型產品銷售在發展初期,尚未形成銷售規模。為應對未來可能面對的資金缺口,公司將進行回購操作,或者擇時出售流動性資產等方式,來滿足公司的流動性需求。
再如,吉祥人壽三季度的凈現金流也出現負數,2018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三季度起凈現金流為-11070.11萬元,綜合償付能力為85.43%,處于虧損狀態。此外,償付能力報告還顯示,該險企三季度綜合償付能力低于監管線。
健康險業務增長22.69%
在壽險業務規模保費各細分險種中,健康險增速較快。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10月份,壽險業務原保費收入18600.01億元,同比下降6.13%。但健康險業務原保費收入4714.01億元,同比增長22.69%。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認為,前10個月行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剔除主要銷售理財型健康險的公司數據)同比實現了35%的高增長,表明健康險需求仍旺盛(相互寶事件即可證明),當前不論從當前外部宏觀經濟環境還是行業監管導向,以及壽險龍頭戰略發展目標來看,后續以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障型險種需求將會得到有效激發,健康險保費可維持超越行業的增速。
“截至10月份末,主要上市公司距離年度目標達成還有一定差距,在四季度末之前仍將延續三季度以健康險為主的產品策略來力爭實現全年NBV目標,健康險新單保費將維持高增長?!?劉欣琦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賠付增速也很快。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保險行業賠款和給付支出10013.70億元,同比增長10.23%。對比來看,產險業務賠款4597.64億元,同比增長16.56%;壽險業務給付3862.41億元,同比下降2.90%;意外險業務賠款214.71億元,同比增長20.31%。而健康險業務賠款和給付1338.9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6.05%,是目前其他加大業務中賠付增速最快的險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海貝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評論